时值深冬,阳光把大地裁剪成了春天,花儿在暖阳中盛开。老爷爷、老奶奶相聚在太阳底下,畅谈人生、脸上艳阳辉映,展现出一派“福如馅饴”之景象。这时的养老中心,变成了老人们颐养天年的乐园。
祖母居住在养老中心大楼的三楼。走出电梯,我快步来到祖母的房间,一缕温暖的阳光从窗外透了进来,落在祖母沧桑而宽慰的脸上,还有斑白的发丝上。她正端坐在床上,神情贯注地翻阅着当天的报纸,在灵动的字行间,感受来自远方的温情,静静地聆听祖国发展的强音。这是我时隔一月来中心探望祖母的情境,她是那样的淡定、安祥。
家乡的青山秀水,乾坤和谐,山水紫气环绕的小村庄,养育了纯朴的家乡人,也滋养着95岁高龄的祖母。以前,面对“老顽童”般的祖母,我常说她是家中的“80后、90后”,有着不老的心态,乐得她像顽皮的小孩子。但是,在岁月的磨砺之下,祖母年迈了、苍老了、神志也失清,需要专业照顾了。想到“根深叶才茂”之自然规律,作为孙辈的我,便把她送进了这间养老中心,让她在这里安度晚年。
这时,祖母缓缓地抬起头来,笑容满面地端详着我,招呼我坐在她的身旁,并用手抚摸着我的脸蛋,慈祥地望着我,生怕我离开她的视野。一直以来,祖母最疼爱我,常与我讲起她曲折的人生经历,鼓励我“做社会有用的人,多为人民做贡献。”她这样的老皇历,对我说过多少次,我已记不清了,但我一直铭记于心,更会想起“满朝诸子贵,尽是读书人”她那谆谆的教诲,引领我跨过人生的一沟一壑。或许,这是一名老共产党员笃定的党性情怀,也是对晚辈的希冀。
历史在前进,祖国在变化。在历史的长河中,90多年只不过弹指一挥间。然而,3万多个日日夜夜,岁月更替,祖母脸上的皱纹,记录了她饱经风雨、尝透了甜酸苦辣的人生经历。在她的人生里,浓缩了祖国近百年的发展史,见证了祖国山河的沧桑巨变。读懂了祖母,便读懂了祖国。也给我们留下了珍贵而丰富的精神财富。
祖母是阳江城人。14岁那年,城里闹战乱和饥荒。曾外祖父为了以换取少得可怜的大米,减轻家里的负担,很不情愿地将她从城市下嫁到农村,给长祖母10多岁的祖父当老婆。由于缺少营养,14岁的祖母仍未步入青春期,但身处农村的她,不得不走进躬耕的岁月。她早出晚归,在贫脊的土地上劳作,用羸弱的身体,干起了繁重的农活,让常年在外行走“江湖”、做郎中的祖父心痛不已。
在那样的岁月,虽然祖父主外,出门赚钱;祖母主内,在自家田地里辛勤劳作,但依然改变不了贫困的生活。在饥饿和贫困的驱使下,全家人吃过野菜、草根,甚至观音土。苦尽甘来的期盼,依然遥遥无期,“天塌下来”的苦难,依然需要祖母付出更多的艰辛。
祖母21岁那年,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祖父看着饿得奄奄一息的孩子,冒险去偷挖邻村恶霸地里的红薯,结果被恶霸抓住鞭打了一顿,仍扣住人不放。后来,祖母趁着黑夜救出了祖父,并帮他逃命。祖父无奈撇下爱妻和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远渡重洋、亡命天涯。谁知一去不复返。解放后,祖母听人说曾在台湾见过祖父,但是多方联系仍联系不上,至今杳无音信。为此,祖母演绎了70多年坚守爱情的故事。至今,祖母都还叨念着祖父的好……
祖父走了。祖母带着两个孩子住在一间破旧得随时有可能坍塌的被人废弃的砖瓦窑里,房顶由破瓦和茅草遮盖,千疮百孔的。遇到下雨天,无情的雨水就会渗透过破瓦和茅草滴漏下来。祖母便动用家里所有的盆盆罐罐接水,避免雨水弄湿了简单的家当。母爱是伟大的,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正值花季的祖母,用羸弱的身子担负起生活的重担。为了生计,她每天起早摸黑,除了耕地种田,还学小商贩挑着超过自己体重的小商品翻山越岭、穿村过寨叫卖,但生活依然艰难,常常朝不保夕,实在饿得慌时就挖些野菜、剥些树皮充饥,艰难地度过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
那时候,不少人和祖母一样,深受饥寒和疾病的折磨。村里人见祖母生活艰难,多次劝她改嫁,甚至动用村规,想方设法赶她走。但面对两个幼小的孩子,倔强的她以母爱做支撑,闲时与书为伴,用读书的方式增强思想信念,鼓励自己砥厉前进,跨过了一个又一个苦难的煎熬。为了争取村里人的支持,她经常资助更加贫困的村民,晚上举办扫盲班,给村民讲道理、教村民认字,鼓励大家同心协力,克服困难。渐渐地,祖母在村民中树立了威信,获得了广泛的尊重。每当说起这些,祖母总会流下辛酸的泪水。往事不堪回首啊!
如今,村里很多老人经常会聚在一起,在榕树底下,在农闲相聚中,都会说起祖母的好,是她教他们学识字、学做人的道理。去年初,祖母重病,奄奄一息之际,一直陪伴在祖母身边的伯父束手无策,也让我们在外工作的晚辈心急如焚,是村民连夜组织起来把祖母送进医院,使命悬一线的祖母重获健康。平时村民有点好吃的,总会给祖母送上一份。祖母在村民的心里,早就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历史在变迁,时光在流逝,困苦渐渐淡去。随着晨曦的升起,漆黑的阴霾慢慢散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犹如春雷唤醒了沉寂的中国,给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党中央绘下的新蓝图,为祖国的腾飞注入了新的活力。木棉花展开了新的笑容,吐出了新的芬芳,祖国的经济踏入了新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处处高楼林立,花团锦簇,鸟语花香,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祖母含辛茹苦养大的两个孩子都走上了勤劳致富之路,盖起了新楼房,家庭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孙子、孙女都走上了工作岗位,还有曾孙、曾孙女都读上了大学。俗话说:“守得云开见月明。”祖母也老年得福,告别了苦难拮据的日子,过上了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新生活,她的心格外的欣慰,脸上展现出阳光般的笑容。
祖母小时候上过大半年私塾,懂事理,识大体。生活安定的她平时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她的心常常牵挂着祖国的发展。每当她获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神州五号”、“神州六七”、“神州七号”火箭顺利升空,中国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祖国日益强大,接连不断的盛事精彩上演,她都会激动得彻夜难眠。她是一位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她的心一直系是党和祖国。
去年9月3日,电视现场直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电视画面里展现出的精良的武器,威武的军队方阵,想到有强大的军队做支撑,做人民的坚强后盾,她默然了,似在沉思、似在回忆过往的岁月。也许她在追忆起被日本鬼子抢去的那条扁担,还有那两罗筐小杂货那段经历,眼里充满了对日本豺狼肆意践踏中国、残害百姓的仇视。如今雾霭早已消散,她又倍感欣慰。于是,她自言自语地说:“祖国强大了,祖国真的强大了!……”
当她从电视上看见时隔60多年,习近平总书记与台湾领导人亲切握手的时候,她心潮特别的澎湃,更加盼望台湾尽快回归祖国。是啊,她多么希望能见到上100岁高龄的祖父,了却她守候了70多年的心愿。在她的心里,祖父一直还活着,也一样盼着与她团聚。
祖母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她亲历了国破夫离、挨饿受冻的悲惨时世,见证了祖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变化和发展。在祖母眼里,新中国正如同一艘动力十足的巨轮,不断地驶向新的旅程。在她的心目中,祖国是越来越美好了。她用平生的经历,影响着我的心灵。到我上学的年龄,祖母常对我说,在旧中国,由于生活困难,交不起学费,很多男孩子都上不起学啊。她勉励我一定要珍惜良好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我秉承祖母的教诲,在人生征程中,每当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我总会想起祖母,记起她激励我的话语,然后义无反顾地朝既定目标奋进。
做过农民、当过扫盲班老师、做过村饭堂总管、村妇女主任的祖母,劳累了大半辈子,终于可以安度晚年了,见到祖母越发精神矍铄样子,我心格外的甜蜜。
想起与祖母共同生活的日子,我读懂了她的阔达,读懂了在她身上浓缩了的祖国发展史。祖母喜欢轻摇着她那把总舍不得撇弃的古老香扇,坐在客厅里听音乐或看电视,扇子的轻风吹拂起她那丝丝银发,她仿佛又回到了那刻骨铭心的过去,又像在享受着今天美好的生活,有时还带着满足和幸福的微笑,靠在沙发椅上睡着了。
每当我陪伴着祖母漫步在霓虹灯闪烁的大街上,或者驾驶私家车行驶在宽阔的公路上,见到周围建起一幢幢高楼大厦,架起一座座桥梁,我和祖母都不由得慨叹随着时代的变迁,祖国变化的巨大。
我由衷地相信,祖母描述的昔日艰难岁月,祖国满目疮痍的景象将一去不复返,祖国的明天将会更加强大、更加辉煌!祖母心中更大的梦想一定会伴随着“中国梦”的实现而实现。
现在祖母老了,需要特殊的照顾。虽然把她送进了养老中心,但我还是衷心祝愿祖母健康长寿,见证更多美好的、新生的事物。离开祖母时候,已经是万家灯火时分,祖母也许是累了,不再与我讲述她的“老皇历”了,在工作人员的照顾之,脸带欣慰的笑容进入了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