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春佳节的临近,如何过好春节、节日需要消费多少等议题已进入仿间话语中,特别是人情消费,更是一笔不可缺少的消费,甚至是节日消费之“大头”。据网上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春节期间,人情支出在500-2000元区间的网友占比最大,为37.2%.笔者认为,在这个区间的人情消费,对大多数人来说属于理性范畴。
“每逢佳节倍思亲”。从每年的春运中可以看到,在汽车站、火车站里,在拥堵的高速公路上和省道、县道上,还有在乡村道路上见到的一辆辆缓缓驶过的小汽车,都使人们深切地感受到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温馨的“乡愁”,温暖着远离家乡游子的心,热切的归家心里成了人们的首想,很好地彰显了新年的魅力和深入人心的文化底蕴。然而,在家人团聚中,在亲人互动中,人情支出是节日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亲情、友情的主要开支。在此期间,设宴宴请亲朋戚友的有之,相互派发红包的也成了常规动作,在这种人情来往之中,不但耗费了大量金钱、精力,而且还伤及身体。难怪有人感叹:放假过年比上班还累。这种感叹的发出,反映了人情之消费在节日消费中的厚重。
在爆竹声声辞旧岁的氛围中,在餐桌上、酒杯的博弈中进行亲情互动,在迎来送往中增添友情的厚度,无疑成了春节的主旋律。这样一来,花费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人情支出在所难免。据调查显示,还有5.5%的人花费在1万以上,这对“钱包羞涩”一族来讲,更是一种甜蜜的负担。如何弃旧俗,树新风,让节俭过节,简洁而高雅地过好春节,让节俭的春风在亲人相聚中吹送、远播,的确需要人们深入的思考,使之在浓浓的年味中前行,在欢乐祥和中体现亲情之珍贵、友情之和谐,在互相激励中体味人间暖暖的情怀。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是伊始,是谋划新一年工作、生活的重要时刻。在人情互动中的消费应回归理性,不应仅停留在吃吃喝喝中、在迎来送往中,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共同研究、谋划未来当中,摒弃过去的不足,补充未来前进的动力,携手未来征程。让美好的憧憬、激励的话语、真诚的祝福变成开启未来之图腾,凝聚成强大的动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