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不是“老古董”,她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精华的产物,她蕴含着激励人们永远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红色资源既包括有形的革命纪念地、革命文物等等,也包括无形的老区精神、革命文化。前者是后者的载体,红色资源是老区人民的宝贵财富。
原潮阳市(县)、潮阳区、潮南区、镇(街道)、村(居)党政领导班子和老促会一贯珍爱、保护、利用红色资源,从不湮没、遗忘红色资源,把老区红色资源作为先进文化的一块瑰宝,永远不忘红色历史,珍爱心中这座巍巍丰碑。
大南山是莲花山系南阳山的延续,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潮阳、普宁、惠来三县地下党组织和革命武装,利用大南山的优越条件,在大南山建立了潮普惠革命根据地,它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南方外围屏障的前哨。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徐向前、李富春、邓发、古大存、方方先后在这里指挥过革命斗争,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彪炳千秋万代。
位于大南山中心地带的潮南区红场、雷岭镇,自然风光秀丽,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没有环境污染,一派壮丽、神奇、古朴、深幽,是集革命性、神奇性、故事性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入目三分景,七分在内涵”,大南山不仅是一处独特的旅游景点,而且成为粤东地区子民一部地方革命历史读本,一份地方文化积淀,充满了丰富的内涵和魅力。位于潮南区红场镇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地处潮普惠交界处的潮南区红场潘岱村附近“白虎头”岭的彭湃洞,是著名农民运动领袖、东江特委书记彭湃和夫人许玉磬留下革命足迹的见证;位于潮南区雷岭镇济美村的革命石洞,是徐向前元帅当年指挥红军打仗挂彩,在此隐蔽疗伤的石洞,洞顶镌刻了首批横渡长江南下的老将军肖戈题写的“革命石洞”四个洒脱秀丽的大字,令人见之浮想联翩,见证了一代元帅的英风……
位于大南山北麓的潮南区仙城镇深溪村翠峰古岩红军洞,这里留下了彭湃、许玉磬和潮普惠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刘大刚等深溪村七位革命烈士的足迹。深溪村在省老促会和市、区、镇的支持下,先后重修深溪革命烈士纪念碑、翠峰古岩的“红军石洞”、“红军哨所”、“红军弹药库”,还新建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亭、纪念牌坊。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老促会第一任理事长罗天,生前与原潮阳市老促会领导和笔者重访翠峰古岩后,应潮阳老促会特约,及时从广州寄来了亲笔题写并署名的“红军石洞”、“红军哨所”的墨宝。
从老区发展的历史看,老区从等待救助进入依靠乡贤捐资和自身筹资修葺红色资源的阶段,这是老区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进步,也是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演变。如今以各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依托,不断拓展红色旅游新的发展空间,凝魂聚气,感悟崇高,升华境界,益德益智,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造福百姓,振兴发展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