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省南雄市持续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传承力度,赓续“红色血脉”、讲好“红色故事”、擦亮“红色品牌”,增强党员学习教育吸引力、感染力,让红色资源“红”起来、“活”起来、“火”起来。2024年12月30日,南雄市老区建设促进会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
建设一个“红色阵地”,让革命遗址“红”起来。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对新挖掘红色资源进行抢救性修复和常规性修缮。投入2亿多元,兴建了南雄市博物馆和南雄市博物馆水口分馆并进行布展,修缮了大岭下会议旧址和油山会师旧址并布展,并对长征驻地遗址和苏维埃政府旧址(上朔村)等进行修缮……筹资2000多万元,修复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胜利广场、乌迳镇官门楼村委会官门楼村“红四军乌迳黄木岭脱险地”等7处革命遗址,擦亮了南雄红色教育品牌。目前该市认定的革命遗址有94处,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有15处。
讲好一个“红色故事”,让红色资源“活”起来。该市悉心编排和协助编排了大型情景歌舞剧《苏区南雄战旗红》、采茶戏《智送情报》、情景剧《南雄风云》等多台红色舞台戏。组建一支精干队伍,深入开展苏区南雄革命史宣讲“六进”活动193场,直接服务基层群众1.7万人次。在南雄市图书馆等处设立史志驿站15家,展示史志书籍3000余册,为史志文化爱好者提供一个了解南雄革命发展史、品读南雄红色书籍、感受史志文化魅力的重要平台。
打造一个“精品路线”,让旅游资源“火”起来。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红色演艺节目和研学课程,与南雄当地的人文历史、风土民俗、特色农业产业和美食文化等相融合,推动南雄“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中央苏区县”的金字招牌,将该市乌迳-油山、珠玑-梅岭、瑶坑-水口、帽子峰等多镇(街道)的红色景点串连成线。探访南雄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古色”的珠玑古巷、梅关古道,“绿色”的帽子峰森林公园,“金色”的银杏景观等,推动南雄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成功举办多届重走长征路(南雄段)徒步活动,得到了新媒体的广泛参与传播,2024年南雄市红色旅游突破1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