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老促会促进老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老促会的主要活动之一。为了给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南雄市老促会始终把调查研究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贯穿于老促会推进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活动,总结老区建设经验,发现老区瓶颈问题,反映老区群众所思所盼,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提供决策参考,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4年12月30日在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35周年座谈会上,市老促会荣获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35周年“助力老区建设发展先进集体”称号;2024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150个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450名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南雄市老促会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光荣称号,成为全国老促会系统2个“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之一,广东省6个“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之一。
一、围绕事关老区发展重大问题开展调研,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
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发挥作用,履行职能的重要手段,通过深入调研掌握老区建设发展的真实性和规律性,总结老区建设经验,调研老区建设瓶颈问题,反映老区人民所思所盼,有的放矢地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近几年来我市老促会开展了全市革命遗址保护、挖掘、开发、利用以及老区苏区振兴等调研,先后深入到17个老区乡镇和部分不同类型的老区村调查摸底,切实掌握了老促会系统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遇到的瓶颈困难。在市委的支持下,市老促会与史志办、市文广旅体局组织联合调查组,对全市革命遗址多次进行调研,走访了全市18个镇(街道)、208个村进行调研。通过几年的挖掘,南雄市革命遗址、纪念场由原来的39处增加至94处,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有15处。特别是成功挖掘出1929年1月25日发生在南雄乌迳黄木岭的重大历史事件,一个情报救了“朱毛红军”——红四军乌迳脱险。为了应付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会剿”,1929年 1月 14日,“朱毛”红军三千六百多人从井冈山向赣南出击。1929年 1月 24日红四军在江西大余失利后,毛泽东和朱德分别突围先后到达乌迳,又遭到国民党粤赣敌军包围,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南雄党组织迅速派出侦察干部钟蛟蟠侦察敌情,及时送来情报,避免“朱毛”红军遭全军覆灭的危险。一个情报救了“朱毛红军”——红四军乌迳脱险,被中国军事网、解放军融媒体中心称之为“一个情报救朱毛红军;南雄一个关乎中国革命前途的地方”。极大地提高了南雄在广东乃至全国的红色历史地位。事后,毛泽东多次提起这件事,说是一个地方党支部、一个人、一封信救了我们党、救了整个红军。为了进一步考察、论证这一重大历史史实,2020年3月份,市老促会组织力量赴江西省大余县、信丰县等赣南地区,以及我市有关镇、村,对这一历史事件进一步考察论证,老促会同志不顾年事已高,爬山涉水、披荆斩棘,重走了当年红四军突围路线,以及当年战场、战斗、宿营、群众大会遗址。通过艰辛的考察论证,向市委提出《关于把红四军乌迳脱险地打造成全国红色精品的建议》,向时任市委书记王碧安作了专题汇报,在听取汇报后,王碧安同志对市老促会提出的建设予以高度重视。他要求市委宣传部对“红四军乌迳脱险”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要认真研究、广泛宣传、深入报导,尽快拍成电影,搬上银幕,抢占红色文化制高点,扩大苏区南雄的影响。红四军乌迳脱险地的挖掘打造,极大的提升了南雄在全省、全国的红色历史地位,有利于用红色文化助推苏区南雄高质量发展。除此以外,这几年市老促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市委撰写了一批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及建议,如:《关于成立南雄市革命先辈后代工作委员会的建议》、《关于成立南雄市革命先辈后代苏区振兴促进会的建议》、《关于在全市各镇(街道)设立老促会分会的建议》、《关于南雄市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专题调研报告》、《关于南雄市老区苏区振兴专题调研报告》、《关于全市农村“亮化工程”运行情况专题调研报告》等10多篇有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以上建议都被市委采纳并下文实施,对推动苏区南雄振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开展调研,推动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加快老区发展工作过程中,我会充分发挥“参谋助手、桥梁纽带、平台载体”作用,抓住事关老区发展的重大问题和老区人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大力宣传老区,坚持以“前瞻、创新、求是、直谏”为工作宗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决策需求开展工作,改善老区生产生活条件,提升老区人民生活质量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在课题研究、评估论证、建言献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撑。市老促会干部不畏严寒酷暑,不惧山高水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平均每年深入开展三至四个专题调研,精准建言促进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倾心竭力当好南雄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助手。在市里编制“十四五”规划时,我会在深入老区乡镇、村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以书面报告形式向市委、市政府建议,将我市老区的发展纳入市“十四五”经济发展整体规划中,将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全市同步规划,许多调研课题被市委、市政府及时采纳。
二、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切实为老区人民办好事实事
市老促会紧紧围绕革命旧(遗)址、遗迹和红色老区村建设以及乡村振兴、群众行路难问题,深入研究调研,认真评估论证,努力推出具有战略高度、理论深度、实践厚度的研究成果。
(一)围绕群众行路难开展调研。我市全安镇陂头村村民出行由于历史原因,这里一直没有公路桥,导致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极为不便。为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我会到全安镇陂头村进行调查,在摸透情况的基础上,协助有关部门筹集资金80多万元为全安镇陂头村委会兴建了一座公路桥,解决了当地老区人民行路难的问题,消除学生上学安全隐患。过去群众出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不少老区干部群众反映,老促会在实际工作中为老区人民真心办实事、热心做好事、倾心解难事,为党争了光,为政府分了忧。
(二)围绕革命遗址保护、发掘、开发利用开展调研。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共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修复了一批革命旧(遗)址、遗迹和红色老区村建设。《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革命遗址保护、发掘、开发利用的建议》修复了油山镇大岭下会议旧址;修复了帽子峰乾村中共五岭地委、粤赣湘边人民解放总队旧址;兴建了“北山事件”红军烈士纪念碑、“红四军乌迳脱险纪念碑”;修复了澜河镇澜河村委会“东江纵队粤北留守部队隐蔽处”;修复了油山镇上朔村“南雄县苏维埃政府”,促进苏区南雄高质量发展。
(三)围绕乡村振兴开展调研。2022年7月18日至8月5日,由市委副书记带队,分成3个小组深入全市18个镇(街道)、市乡村振兴局、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南雄市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进行调研,一是听汇报,认真听取当地党委、政府,市直有关单位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二是看现场,实地察看,深入行政村、自然村、产业扶贫基地、经济合作社、美丽乡村建设“139工程”等各类典型现场了解情况;三是召开老区乡村振兴工作调研座谈会。组织镇干部、村委会党支部书记(主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致富带头人等各类人士参加的老区乡村振兴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四是查阅资料,查阅有关乡村振兴有关资料;五是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通过学习广泛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调研组撰写南雄市老区乡村振兴调研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及上级党委、政府决策参考和向上级老促会汇报。调研结束后,调研组将调研情况向市委常委会作专题汇报。通过调研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帮助,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南雄市乡村振兴局荣获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农业农村局获评为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