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不久的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会议上,当遨游太空的神舟十四号飞船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向全国老区人民宣读贺信的同时,也展播了日新月异变化的大埔老区新貌,一张华彩靓丽的大埔县三河发电厂图片在天空中闪耀,更让老区人民群众倍感亲切和深感光荣,大家纷纷称赞袁光明会长为讲好老区故事,积极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助推大埔老区振兴发展用心良苦,功不可没。
讲好老区革命故事
大埔,是一块红色热土。2009年6月,大埔县被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为全国第29个中央苏区县,也是广东省首个中央苏区县。自2015年担任大埔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以来,袁会长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服务老区人民、服务老区建设事业和老促会工作,工作成效显著。从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和上级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到为三河坝战役指挥部旧址田氏宗祠、余里后方医院、青溪红色交通线、南方工委、太宁农动、高乾苏维埃政权、闽粤赣边区党委旧址、红军古道等革命遗址旧址修复而奔忙。他组织人力为三河坝役纪念园、青溪红色交通线旧址、中共南方工委旧址、太宁农动旧址、埔北苏维埃政权旧址等红色展馆撰写布展资料,指导展馆布展;编印《如火岁月》《红色苏区大埔党史(第二卷)》等“红色江山·绿色家园”系列丛书,2019年组织编写的《大埔县革命老区发展史》作为样本送中国老促会交流;配合三河坝干部学院的兴建,他协助县委、县政府挖掘、整合红色资源作为课外教学场所;他领导老促会以宣传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老区落地生根为核心,积极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助推老区发展。
讲好老区脱贫攻坚故事
多年来,袁会长带领老促人助力推进原中央苏区政策的对接落实,和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助力脱贫攻坚,乐为老区村和农业企业办好事、做实事。会同县发改、交通、公路、农村农业等部门,衔接大埔建设项目资金落地;为打造大埔蜜柚、茶叶产业园争取到16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通过发动社会热心人士捐助,争取上级支持,为16个老区村连通村道,铺筑水泥路面;争取相关部门为西岩山、三溪、岽顶湖茶园开发筹措资金;为西河镇六村联动、为上木村、小留村、侯南村、丰溪林场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与此同时,每年还筹措资金支持大埔角、石涵等挂点村和精准帮扶的贫困户范立强等3户人家发展种养业,如期脱贫致富。与此同时,集腋成裘,用好扶贫助学基金,帮助老区180多个烈士后裔、困难学子圆梦大学梦想。
讲好乡村振兴发展故事
2019年12月24-25日全省老促会长在大埔县瑞山召开;2020年5月10日全省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工作现场会在大埔县城召开,为大埔县老区的经济建设和乡村振兴创造了空前良好的条件。袁会长抢及时向省委、省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请示汇报,积极争取老区苏区政策的支持和对接,取得了明显成效。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为擦亮人文大埔、长寿大埔、青花瓷之乡大埔这些名片,他先后主编了《大埔县历史文化丛书》《大埔县新时代乡土文明故事集》《青花瓷之乡·大埔》《长寿大埔探秘》等20多本近千万字的大埔人文方面的书刊读物,为传承文明经典、助推大埔老区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重要贡献。汗水洒老区,甘为孺子牛。袁会长退休以来,为申报“大埔青花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中国·大埔世界长寿乡”认证授牌等付出辛勤汗水,作出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11年,大埔县老促会被中国老促会评为全国先进单位,此后连续多年获得省、市老促会授予的先进集体、老区宣传工作奖等集体荣誉;2018年,袁会长荣获广东省“特别贡献”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