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雄市老促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老区建设中心工作,按照关工委有关工作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工作,充分发挥了组织、协调、参谋、服务、促进的作用,努力开创了具有老区特色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构建扎实有效工作体系
为把关心下一代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抓出成效,我会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上新水平。
(一)加强领导,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证。我会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为加强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会长涂运发担任组长的南雄市老促会关心下一代“五老”工作室领导小组,及时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明确了关心下一代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先决条件和组织保障。我会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与老促会工作一起部署,同步推进。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写入老促会理事大会工作报告和年度工作计划、总结。我会的工作会议,一同听取关心下一代工作汇报,一同布置关心下一代工作。

(二)健全机制,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提供制度支撑。根据南雄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雄办字〔2022〕41号]的通知精神,我会及时选派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和较强工作能力、热爱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同志从事老促会关心下一代工作,科学制定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并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拨出适当的工作经费确保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正常开展,从而切实做到了人员、经费、地点“三落实”。同时,按照市关工委要求,我会积极完成《秋光·关心下一代》杂志征订任务,确保关心下一代工作学有方向、行有章法。

二、举措得当,形式多样,营造浓厚红色文化氛围
我会携手市教育局、市关工委、共青团南雄市委持续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将红色故事带入校园,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播下爱党、爱国、爱乡的种子,为中小学生送上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一)申报红军学校,提供红色载体。2021年,我会主动请缨,积极争取,成功申报乌迳红四军红军小学、陈毅元帅红军学校两所红军学校,并在红军学校举行了有一定影响的授牌仪式,邀请上级有关组织和单位领导参加,大力宣传设立红军学校的目的意义,提出要求和希望。我市是目前韶关市10个县(市、区)唯一有红军学校的县(市、区)。
(二)打造红色平台,培育红色传人。我会联手《源流》杂志社、南雄市教育局等单位,在黎灿学校举行了《源流》小记者站授牌暨《南雄风云》红色文化进校园启动仪式,并向该校15名小记者颁发《源流》小记者证,为乌迳红四军红军小学等学校颁发了《源流》小记者站牌匾并赠送红色书籍,向南雄中学等37所中小学赠送《南雄风云》宣传片。为中小学校提供精神食粮,为小记者传播红色文化提供文学平台。

(三)讲好红色历史,传输红色文化。我会正副会长、常务理事组成红色宣讲队,不定期到陈毅元帅红军学校、红四军红军小学等学校上思政课,讲课时,邀上本地的革命先辈后代参与互动。会长涂运发带头讲课,他先后到南雄中学、市一中、市实验中学等多所学校授课,讲南雄革命斗争历史、红色故事、老区情怀等,还邀请大革命时期南雄县委书记、著名革命烈士陈召南的后代参与课堂互动,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效果很好,反响强烈。据统计,10年来,我会红色宣讲队共为23所学校上过红色思政课、受众师生近万人次。
(四)开展慰问活动,送上精神食粮。每年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和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会会长涂运发带队,深入红军小学开展慰问活动,送上节日礼物与祝福。与老师座谈,安排学生开展文艺表演,唱红歌、讲红色故事,渲染学校红色氛围、陶冶学生情操,鼓励他们做“红色传人”,立志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奉献爱心,传递温暖,关爱烈士后裔健康成长
革命烈士后代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先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值得全社会学习传承。开展烈士后裔助学是地方政府为革命烈士后代提供教育资助的专项政策,旨在传承红色基因、体现社会关怀。基于此,南雄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烈士后裔助学工作,我会一直精心组织开展此项工作。
(一)举办助学会议,暖心烈士后裔。每年的8月底,我会都会组织举行南雄市革命烈士后裔助学发放仪式,通过举办助学会议,旨在赓续红色血脉,传递组织温暖,助力学子成才,把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送到革命烈士后裔的心坎上。开展革命烈士后裔助学30年来累计受助烈士后裔学生1997人次,共发放助学金750多万元。
(二)着力帮扶培养,传承红色基因。每年寒暑假,我会都组织召开南雄市革命烈士后裔学生代表座谈会,及时了解在校烈士后裔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在校学习情况,鼓励革命烈士后裔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不负革命先辈和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继承先辈遗志,发奋学习,为实现民族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烈士后裔学生中建立“红脉传承”微信群,日常跟踪了解在校烈士后裔学生及毕业走出社会后的学习情况、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关心烈士后裔学生健康成长,每年烈士后裔新生入学前,我会都会组织他们观看《梅岭盛开自由花》红色宣教片,送上老促会编著的《南雄市革命老区发展史》《苏区南雄红色人物》《红四军乌迳脱险研究文集》等红色读本,让他们烙下家乡“红色印记”,永葆光荣传统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