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乐昌市老区建设促进会联合市史志办调研组,赴广西梧州市和广东连州市开展专题调研考察,聚焦周恩来早期革命活动与红七军烈士纪念体系,系统梳理粤桂革命纽带的历史脉络。
在梧州市,调研组重点考察了周恩来同志1925年指导广西革命期间下榻的大同酒店旧址。该建筑作为中共早期在梧州秘密活动的重要据点,见证了周恩来部署西江流域工农运动的历史场景。
梧州市党史研究室首次公开1927年中共中央联络密电抄本,其中提及“拔群部需与粤北武装形成战略呼应”,印证了红七军与粤北革命力量的潜在联系。双方围绕红七军重要领导人韦拔群烈士纪念展开深度研讨。韦拔群于1932年在梧州东郊白云山英勇就义,梧州市近年修缮的“红七军烈士纪念园”内,新发现的1931年国民党当局密捕档案,详细记载了韦拔群在粤桂边区坚持斗争的最后岁月。
在连州市保安镇,调研组实地察看了红七军1931年临时指挥部旧址。新发现的战地手稿残页显示,李明瑞、张云逸部在此休整期间,创造性实施“借粮券”制度(承诺革命胜利后凭券兑粮),赢得连州民众支持。这一经济动员策略与乐昌梅花战役中“以盐换药”的军民协作形成完整链条。
史志专家运用“红七军转战路线3D沙盘”,动态还原了从百色起义到连州休整、最终进入乐昌梅花血战的历史轨迹。沙盘数据与梧州周恩来革命活动时空坐标叠加后,清晰呈现“珠江-西江-北江”革命走廊的战略纵深。
乐昌市老促会会长卢志华表示,本次调研突破地域局限,建立“周恩来梧州革命足迹—韦拔群烈士精神—红七军转战实迹”三位一体的叙事体系。计划联合启动《红七军粤桂精神纽带图志》的编纂,纳入梧州密电、连州手稿等23件新解密档案。规划“珠江革命走廊”红色研学专线,串联梧州大同酒店、连州指挥部旧址、乐昌梅花战场等节点进行研讨。
此次行动开创了以人物精神为经、历史事迹为纬的跨省协作模式,为新时代革命老区协同发展提供实践样本,为两地革命老区建设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