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愿望……我想画画,画青青的水,绿绿的树,画一个微笑……”2012年,“广东福彩育苗班”全省启动仪式主会场上,4名育苗班的学员代表全体学员高声朗读。
为人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成为另一个钢琴家郎朗、另一个奥运冠军刘翔……所以他们不惜花重金将子女送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培养孩子多方面的特长。然而,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获得培训的机会与条件,有些孩子因为条件限制,找不到梦想起飞的地方,看不到梦想的蓝天。
在今年7月13日在广州举行的广东福彩育苗成果展演暨“2015年福彩育苗第一课”活动上,
广东福彩一直关注困难少年儿童,2012年起联合团省委连续四年推出“广东福彩育苗计划”,至今已为广东全省困难少年儿童提供逾2.2万个公益培训班学位,为他们的梦想插上起飞的翅膀。
“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
据介绍,“广东福彩育苗计划”由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团省委、省文明办、省教育厅联合主办,全省范围内的异地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少年儿童、生活困难少年儿童等群体均可在每年暑假、春季、秋季三个阶段免费享受各地青少年宫提供的才艺技能培训服务,免费获取才艺素质拓展机会。
今年已是该计划开展的第四年,前三年全省福彩系统已安排近千万元活动资金,依托各地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共为困难少年儿童提供超过1.7万个免费公益学位。
有关负责人介绍,“福彩育苗班”将“请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既让困难少年儿童有机会进入少年宫学习才艺,又让少年宫的老师“走出去”到外来工子弟学校等困难少年儿童相对集中的地方进行才艺培训,不仅为学员们提供专业的才艺辅导,还通过感情交流、人文关怀,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邀请知名文艺家组建“导师团”
据了解,2015年“广东福彩育苗计划”将提供至少5000个公益学位。除了“育苗暑期班”外,还设秋季、春季两个学期培训班,分别于9月及明年2月开班,课程除了涵盖美术、书法、棋类、篮球、羽毛球、舞蹈、乐器和语言表演等常规课程外,还涉及新媒体、工艺设计等新兴艺术课程。广东全省各地市的“福彩育苗班”开设班次都不少于4个,每个班次提供公益学位都在50个以上,每个公益学位补贴标准为500元。
为了让孩子们享受到高层次、高水平的才艺指导,主办方联合广东省青年文艺家协会组建了“爱心育苗导师团”,邀请了包括广东省青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吴正丹、视觉艺术家万氏兄弟、广东省竹笛协会副会长张帆等在内的7名青年文艺家担任首批“福彩育苗公益爱心大使”,定期前往公益课堂为贫困少年儿童集中授课或单独辅导,提供专业艺术培训。
小朝晖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拉丁舞课程,不能参加剧烈运动的她只能小小地过一把舞蹈瘾。
走近育苗班学员 地贫女孩的笑容
10岁的湖南小妹子陈朝晖就读于中山市博爱小学四年级,家住石岐员峰村。小朝晖患有地中海贫血病,从小就无法和其他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玩耍学习,而是要依靠每月3000多元医药费,80个小时以上的输血、打针维持生命。以前的她,总是很悲观:“还有6年,我就要死掉了。有生命就是幸福了。” 曾经他们一家仅靠收废品来赚取医药费和生活费,小朝晖也一度辍学在家。2012年,小朝晖一家受到了社会的关注,收到了各方善款,随着小朝晖身体的日益好转,她终于回到了学堂。
2012年底,小朝晖免费报读了中山市爱心福彩育苗班,学习儿童创意绘画、拉丁舞基础班及电子琴入门班。在绘画与音乐的世界里,小朝晖从过去的内向、自卑、抗拒与人交朋友,变得自信、开朗、活泼,还交了越来越多的小伙伴。现在,爸爸陈武明除了继续收废品,还在峰员社区做环卫工人,妈妈肖凤英则帮父亲一起收卖废品,一家都走出了阴霾,生活渐渐改善。
2015年7月,中山市青少年宫出品的全市首部外来务工子弟题材原创公益微电影《拥抱梦想》上映。小朝晖的爸爸妈妈担纲主角,饰演女主角“笑笑”的父母,他们身体力行参与公益活动,感恩社会,传递爱的正能量。妈妈肖凤英动情地说:“加入福彩育苗班后,小朝晖变化很大,越来越阳光了,我觉得我们一家的生活又重新拥有了希望。”
电子琴男孩的舞台
12岁的思中就读汕头小学,他很喜欢摆弄家里的一部旧电子琴,总是自己弹着玩,梦想着有一天可以在舞台上为远走他乡务工的父母演奏他最爱的电子琴。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没钱请老师教,也没钱给他买新琴。为此,他常常跑到家附近的少年宫,旁听电子琴培训班的课程。2012年底,“广东福彩育苗计划”启动,思中免费参加了少年宫的电子琴培训班。
思中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得非常用心。现在,他已经成功考取广东省音协电子琴业余考级七级,还时常参加少年宫的音乐沙龙演出和学校的艺术节表演。思中的爸爸妈妈在学校艺术表演节的舞台上看到思中的演奏后,忍不住热泪盈眶,他们感谢“福彩育苗计划”带给思中的改变和快乐。
■专题统筹: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专题撰文:记者 陆妍思 通讯员 莫小燕 ■专题摄影:通讯员 赵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