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州市潮安区西北部的群峰之间,有一个小山村坐落于此,此村名叫世田,有上村、下村两个自然村,全村总人口共934人,耕地面积432亩,山地面积1.8万亩。这里峰峦翠绿,茶果茂盛,风景迷人,如诗如画。这里就是被誉为“红色革命故地”“炒仔飘香之乡”的潮安区登塘镇世田村。这里有着不平凡的革命历史,在90多年前,革命火种燃遍这片热土,英勇顽强的世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谱写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90多年过去,作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根据地,世田人民通过开展党建示范工程建设引领乡村振兴,使红色革命精神继续光耀世田,成为世田乡村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激励着世田人民奋发图强、苦干实干,不断建设美丽宜居的新农村,开创美好的新生活。
世田村全貌
革命历程记忆英雄壮举
世田村位于潮安、揭阳、丰顺三地交界处,西北紧靠八乡山革命根据地,四周群山环绕,地理位置特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共东江特委和潮安县委的领导下,世田村成为潮揭丰边根据地的重点斗争活动村庄。
1925年,在大革命热潮的影响下,世田村在揭阳龙尾教书的蓝朝槐(后改名为蓝永生),受到进步思想的洗礼,积极加入了革命组织。在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的推动下,世田村先后组建了农民协会和赤卫队,革命群众纷纷投入到农民革命运动的武装斗争中。
世田村头的红牌坊
1929至1930年,中共东江特委派出古大存、卢笃茂等人带领武装力量先后来到潮安开展革命活动,世田村因此成为八乡山根据地革命斗争的一部分。1929年10月,为配合朱德率领的红四军进军东江,阻击潮汕援敌,东江工农红军总指挥古大存率领东江红军在世田村设立第二军区,开展武装斗争,开辟了以世田为中心的归仁山地游击区。世田村农会会长赖宝拱组织全村几十名农会会员和赤卫队员配合红军行动,帮助红军运送物资、抢救伤员等。同年冬,归仁区成立苏维埃政府,世田村的革命战士蓝永生任主席。1930年4月,在登塘白茫洲建立了县级红色政权——潮安县革命委员会。在东江红军的帮助下,世田等村纷纷开展抗租、抗债、打击地主豪绅的斗争,鼓舞了贫苦农民的士气,使归仁各地的地主豪绅惶惶不可终日。
世田村崇德居红十一军枪械仓库旧址
1930年6月,红十一军军长古大存率领四十六团、四十七团和教导团计2000余名红军,进驻世田等村,进行了三次攻打潮安县城的战斗。世田等村的农会和赤卫队员,帮助红十一军运送物资,挑水送饭给前线的红军,配合红军作战;妇委会则带领妇女们煮饭、烧水和运送伤员到伤兵站。同年8月,红十一军撤回八乡山后,国民党军队重点“围剿”世田村,由于找不到红军和赤卫队,敌人就点火焚烧红军曾经宿营的房屋,洗劫群众财物。世田上村的宝德居前房屋顶和窗棂墙壁上至今仍留存很多被火烧过的痕迹。归仁区苏维埃主席蓝永生被捕后遭到杀害,年仅29岁。
由于世田村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对革命作出了很大贡献,1957 年,世田村被广东省人民政府确认为“红色根据地”,世田村的蓝永生、蓝亚珑、蓝大居、陈其喜等4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红色遗址承载苦难辉煌
90多年过去,革命炮火的硝烟早已消散,但革命先驱的身影从未远去,那些历经烈火和岁月的革命遗址时刻提醒着我们,革命先烈曾在这片土地上为民族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
世田村大石岩洞红十一军军部
当参观的人们从世田村出发,经过爬山越岭、艰难跋涉后,来到了茂密树林中的伯公髻大石岩山洞。眼前这个石洞,曾经是东江红军的总指挥部和红十一军的军部。这是以天然巨石覆盖形成的洞室,洞内高二三米,面积约20平方米,虽并不宽敞,但后面有出口直达山顶,进退自如,易守难攻。在古大存的率领下,东江红军(红十一军)开辟了以世田为中心的归仁山地游击区,组织了三次攻打潮安县城的战斗。眼前这个红十一军军部旧址,就是当年革命先驱高尚节操和丰功伟绩的历史见证。当年的红军在潮安北部山区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斗争,帮助潮安党组织扭转了南昌起义军撤离潮汕后,潮安革命斗争处于低潮的局面,激发了潮安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潮安归仁、登荣游击根据地的形成,为潮安土地革命斗争的全面复兴、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红十一军烈士纪念碑
在世田村头上高高耸立着红十一军烈士纪念碑,此碑铭刻着一段用鲜血染红的革命历史。纪念碑的正面镌刻着“烈士纪念碑”,背面撰文:1929年至1934年,方方、古大存、卢笃茂等同志,在以世田为据点,大小葫芦、锡坑坪等地领导革命斗争,在世田设立红十一军军部、出征攻打新亨、下坝、田东的乡团和居西溜战役共牺牲22位烈士。在烈士的姓名中有4位是世田村人。苍松见证,翠柏守护,这里的每一个英名都镌刻着一段不朽的青春,都谱写着一首英雄的赞歌,都饱含着不同的家国往事。当地及周边自发前来祭奠烈士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络绎不绝,从未间断,通过瞻仰此碑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以此 激励人们赓续红色血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世田村革命纪念馆
世田村还新辟建了“世田村革命纪念馆”,让广大观众能够回顾那段苦难辉煌的红色历史,了解革命先驱的光辉事迹,学习先烈们的革命理想和崇高精神。
党建工程引领乡村振兴
世田老区村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漫长而波澜起伏的革命历程中,经受了严酷的考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用鲜血和汗水浇灌出革命胜利的灿烂之花,为潮安乃至整个东江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2017年12月,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将世田村确定为“红色村”党建示范村。几年来,世田村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优美的自然资源条件、浓厚的乡土文化特色,充分发挥现有特色产业优势,以“党建引领+红色文化”为主线,实施“红色文化旅游”和“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着力抓好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设施配套和产业融合创新,全方位多领域地打造出了一个具有红色历史文化和绿色生态农业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世田村党支部、村委会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自觉找差距、找不足、找短板,明思路、明举措、明责任,以红十一军军部旧址为亮点,以红十一军烈士纪念碑为核心建设了红色文化长廊、红色牌坊、革命纪念馆、红色文化戏台、党建广场等红色教育设施,打造了爱国主义培训营和党员主题教育活动基地。随着“红色设想”的一步步实现,村民们也慢慢尝到了“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带给他们的乡村振兴甜头。
世田村的茶林
世田村平均海拔500米左右,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强,是潮州为数不多的炒仔茶产地。炒仔茶色泽翠绿鲜活,汤色黄褐明亮,喝后令人回味无穷,在市场上深受欢迎。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种植炒仔茶,村“两委”以党建引领发展特色产业,组织和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全村201户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炒仔茶,多的种植几百亩,少的也有四五亩。村民们继承手工炒制茶叶的传统,通过提升特色之路、品牌之路、抱团发展之路,实现茶叶产业发展壮大和贫困户增收脱贫,做强做精做特的“登塘炒仔茶”,让炒仔茶香飘万里。与此同时,村“两委”鼓励村民制作、提供青梅酒、橄榄酒、茶酒、橄榄菜、咸橄榄、柿饼、蜂蜜、河鲜等土特产,为游客提供当季的农产品,满足游客多层次的需求,让游客体会到浓厚的乡土风情。
世田村的村容村貌
绿水青山是世田村不可复制的宝贵财富,村“两委”鼓励村民把传统农业种植和观光休闲旅游融合起来。从2018年5月开始,该村积极推进“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逐渐完善包括垃圾收运、生态污水处理及饮水安全工程、旅游厕所建设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茶园体验区、茶馆、农家乐及特色小吃部,优化产业结构,做活山水文章。而今,世田村内外道路整洁通畅,主村道全线安装路灯,“旅游厕所”建设风格与村原始生态相融合,村内健身广场、服务驿站、卫生站、垃圾分类收集点、农家书屋等基础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如今的世田村,红色文化浓郁,环境卫生整洁,自然风光优美,空气清新怡人,到处散发着“党味”“红味”“绿味”和“香味”。随着党建工程的不断推进,世田村的红色名片日渐清晰,知名度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纷至前来世田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举行党员干部培训,还有不少外地的摄影爱好者自驾到此参观旅游。正如世田村党支部书记蓝华明所说:世田村将紧紧抓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优势,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走出一条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