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阳东区开始打造对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投入1.26亿元,以先进科学技术逆传统海水自然养殖而进,引领产业绿色发展潮流,促进农民就业和增产增收,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作用。
以车间养殖取代传统自然海水对虾养殖,这是产业园引领新技术破茧之举。传统的虾塘和现代的养殖车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养殖尾水处理的新方法正引领对虾养殖走向环保绿色之路。在阳东,"科技+生产+加工+营销"的对虾养殖产业已初步形成,现代化绿色生态养殖的大基地、产业集群融合发展的联动,正沿着"产业园+企业+农户" 大格局发展。
地处阳东区大沟老区镇的南湾水产有限公司的对虾养殖基地,是平地崛起的一座规模不小的工厂,令人大开眼界。基地不是往地下挖虾塘养殖对虾,而是在混凝土地面上建起了封闭式循环水养殖车间,在外头看上去就是鳞次栉比的车间。这是阳东对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进新技术的一朵奇葩。
南湾水产有限公司经理张传镶原本是按照传统的虾塘模式养殖对虾的,但是因为病害多、成活率低、风险大,往往会出现血本无归的情况。2019年,他了解到中国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出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新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养殖风险,而且环保节水。经过政府、企业、研究所三方沟通论证协作,决定将这个技术引进产业园,省级财政投资300万元、公司投资800万元、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

在产业园养殖基地里,技术员韦政坤正在检测水质。据介绍,养殖基地的水质、温度、对虾生长周期等情况都可以实现动态监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关键在于养殖池里投入了一种生物菌,能够分解对虾的排泄物,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大沟镇其中有6个行政老区村,人口10329人,作为广东省"对虾养殖专业镇",对虾养殖业在扶贫攻坚中作用举足轻重。产业园不仅在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养殖企业,同时还在探索"产业园+企业+农户"联动发展模式,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增产增收。大沟镇副镇长李荣开介绍,他们正在与养殖企业洽谈,以企业为依托,提供技术、种苗、饲料等支持农户养殖对虾,并以保底收购的方式降低农户的市场风险,发挥企业和农户的各自优势,实现良性循环。
阳东区逆传统闯新技的车间对虾养殖,发展目标辐射涵盖大沟、雅韶、东平、新洲四个镇,地域面积约330平方公里,养殖水面8.56万亩,其中对虾养殖面积达3.56万亩,累计投入资金1.26亿元,开工建设20个项目,入园主体9间,有效完善了园区的基础设施,提升了对虾整体养殖水平。2019年产业园区总产值62.53亿元,人均纯收入达2.16万元,比上一年提高了7.5%,带动相关农户1231户。